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

联手打造本土培训师的尝试

春节前夕,来自甘肃省会宁县的21位各学科教研员和优秀教师,就要结束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期45天的培训师培训了。结业前,大家围坐一圈,每一位受训者讲述自己培训期间的成长故事,然后由“研伴”和培训教师进行点评。虽然这种学习方式贯穿于此次培训的全过程,但毕竟这一次带有“总”和“结”的性质,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优秀英语教师李娜还是相当紧张,她频繁地给朝夕相处的项目负责人雷斌老师打电话发短信。每一次,雷老师都不住地给她“打气”:“你看你自己跟刚来的时候发生了多么大的改变,肯定没问题的!这也是一个培训师成长的必须经历,一定要好好珍惜!”

  一头是大西北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,另一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。在地图上将这两个点相连,差不多可以划出一条对角线。如此遥远的两个地方,是如何发生交集的?

  2013年暑假,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“义工讲师团”在校长刘静波带领下,远赴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、二、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,如今的“西北教育名县”会宁,为当地开展了骨干教师公益培训。两地就此牵手,一场公益的、同时颇有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产生“造血功能”的尝试也由此开始。

  会宁县的教师培训工作虽然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,也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由于缺少一支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,缺少体系化的教师培训课程和高效的培训组织形式,造成教非所研、研非所训、训非所教,教学、教研、培训相互脱节的问题。同时,他们也遭遇了大多数同类机构都碰到或面对的困惑:外请专家时常常“绕”不开中介,请来专家讲完走人,能否转化为效果与人家无关;送教师到高校参加培训的路倒是畅通,可大学为培训者做的“饭”往往因为只重讲授知识、不接地气而难对“胃口”。这些因素让县区级培训有些“伤不起”,也倒逼大家思考这项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?处在困境中的教师进修学校该如何担起责任?

  而有着相同“身份”的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,用了5年时间,此时已经从同样的经历中“化茧成蝶”。龙岗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帮助自己所有的研修员“强身健体”,做到能上课、能评课、能开讲座、能策划项目、能研究。在这个目标下,进修学校的全体教师都经历了艰苦的“打磨”过程,逐渐“修成正果”。现如今,这所区级教师进修学校从最初的“5个人,1间办公室”变身成为拥有50多位专业培训师、8个项目组的强大阵容,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。依靠自身精良的培训师队伍,龙岗进修学校顺风顺水地按项目开展常规培训、干部培训、名师培训、新教师培训等,把一个个教育教学的“生手”打造成为“熟手”、“能手”和“高手”。

  相同的追求,让东南与西北两个远端的点连接了起来。这个追求就是:培养、培训出本土的培训师,让县区级教师培训产生强大的自我“造血”功能。先一步完成了“蜕变”的龙岗教师进修学校与会宁县“拉手”,商定在3年内分3个阶段,把会宁21名骨干教师培养成本土培训师。本文开头描述的在深圳开展的45天封闭式培训便是第一阶段,专门制定的近百门培训师技能技巧培训课程让会宁的教师“尝鲜”;第二阶段将是龙岗教师“西进北上”,跟踪指导这21名县级培训师开展县、乡、校三级培训;第三阶段是指导培训师开发有针对性的、能满足当地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。双方希望通过这样一轮无偿、有序、渐进的“打磨”,为会宁县培养出首批培训师,然后将这些“种子”在全县撒播,以期更多的各级本土培训师成长起来。这样,今后当地的教师培训就可以立足于自己的培训师,面对着本地的真问题,有的放矢、稳扎稳打并尽可能训以致用了。

  在这些优秀教师努力锻造培训师技能的同时,会宁县也积极从行政层面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,包括每年把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5%统一集中到县教师进修学校,非义务教育阶段由县财政每年筹集100万元,全部用于教师培训,开发培训课程、实施三级培训等。